《縫紉機樂隊》故事發(fā)生在大鵬真實的家鄉(xiāng)——集安,,這是一個閉塞的小城,,但大鵬是一位熱愛搖滾的熱血青年,影片仿佛是大鵬的自傳,,他自己則出演一位利欲熏心,、迷失初心的經(jīng)紀人,,見證著自己的搖滾夢一步一步地實現(xiàn)。影片的情節(jié)設(shè)計,、后期配樂,、角色設(shè)定等等全都圍繞小人物追夢這一主題,貼合實際,,切實塑造出一個個為生活所迫施展不了夢想的小人物,。大鵬不知道何時被人貼上了“夢想和情懷販子”的標簽,雖然這部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不高,,但是這部劇沒有特別過度的修飾和夸張,,大聲訴說著每個人的夢想都不廉價,任何一個人都有追夢的自由和權(quán)利,,給予每一位有夢想的人深刻的感染和感動,。
情節(jié)的合理安排是一部電影的骨架,只有骨架正,,電影才能夠有好的呈現(xiàn),,情節(jié)過于分散會使影片看上去如同小片段毫無章法地隨便疊加,碎片化現(xiàn)象明顯,,觀眾也會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因此,,情節(jié)的合理化設(shè)計對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來說十分重要,。該部影片的情節(jié)設(shè)計是按時間順序按部就班地來展開,,使得整一個故事前后聯(lián)系緊密,情節(jié)銜接井然有序,,其中不斷出現(xiàn)的笑點使整部電影更生動,,不至于死板。影片中除一條時間主線,,還有護衛(wèi)大吉他,、樂隊演出、傳承搖滾之魂等多條副線,,每一條線索都是引領(lǐng)故事發(fā)展的先驅(qū),,將整一個故事網(wǎng)絡(luò)立體化、緊湊化,、豐富化,,展現(xiàn)出每個人對搖滾的拳拳赤子心。
護衛(wèi)大吉他是胡亮從始至終不懈堅持的信念,,他從大吉他雕像建成的那一刻起,,就懷揣著虔誠的心頂禮膜拜。大吉他就是他的搖滾夢的具象化體現(xiàn),,只要大吉他在,,他的一切努力就會充滿力量。他請的經(jīng)紀人程宮來到小城集安的一開始,,胡亮就開心地帶領(lǐng)經(jīng)紀人到搖滾公園去觀賞大吉他,,仿佛那是他心底的驕傲,并希望程宮可以幫助自己組建樂隊,,復(fù)興集安搖滾,,拯救即將被拆遷的搖滾公園和大吉他。[在縫紉機樂隊確立名稱的那一刻,,胡亮心底徹底亮了,,他底氣十足地對著集安小鎮(zhèn)的夜空吶喊:大吉他!我們來守護你了,!于是,,他們開始了各種巡演,最終得到了為市領(lǐng)導(dǎo)演出的機會,,但程宮受賄于開發(fā)商,,取消了演出,大吉他被動工拆除,。
影片選擇在雨夜呈現(xiàn)這段拆除大吉他的場景,滂沱大雨之下,,挖掘機如同擁有鋒利爪牙的大怪物,,將大吉他一點一點侵蝕,,胡亮聲嘶力竭的阻擋開挖掘機的人,最終大吉他被攔腰橫斷,。他悲傷地抱回一塊雕塑上的石塊,,供在家中,警告自己“搖滾已死”,。此時的程宮良心受到強烈的譴責(zé),,當他知道胡亮每天晚上都在拼命工作為了給他付“分期付款”的時候,內(nèi)心就已經(jīng)松動,。于是,,他再次回到集安,胡亮告訴他:“大吉他沒了,,不知道為了什么而唱,。”此時,,胡亮心里的信念已經(jīng)崩塌,,程宮激勵他:“不唱心里這口氣就沒了,以前我心里有氣的時候,,永遠想著何時開始,,泄氣了,就想著何時結(jié)束,,你不可以不唱,!”于是,胡亮重拾信心,,與樂隊成員一起上演一場與大吉他好好道別的演唱會,。組建樂隊、傳承搖滾是胡亮從小到大的夢想,,他的心很單純,,為了這個夢想他可以奮不顧身地付出一切。
從一開始的樂隊成員良莠不齊,,“喝大酒的,、面壁的、未成年的,、腦血栓的”,,但從炸藥認真打鼓那一刻起,整個樂隊便醒了過來,,每個成員都是身懷絕技,,熱愛搖滾。在學(xué)校、敬老院,、超市等場合演出成功后,,他們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受到了政府的邀請,。在這之前,,有一個小插曲,胡亮在搖滾公園遇到兩位素昧平生的騎行人,,他將錢給了他們做廣告費,,程宮罵他傻,被人騙了都不知道,,其實,,胡亮他只是癡心于自己的夢想,只要自己能做到的,,就會絲毫沒有保留去付出,。最后程宮的回心轉(zhuǎn)意使得演出如約舉行,當萬名集安群眾涌進搖滾公園,,與縫紉機樂隊一同唱響心中的搖滾時,,樂隊每個成員的臉上都露出了感動的笑容,他們的夢終于實現(xiàn)了,!
在影片的一開始是胡亮作為小學(xué)生進行演講,,立志組建樂隊,傳承搖滾,;影片的最后是樂隊的鍵盤手小希希在臺上演講,,內(nèi)容與胡亮小時候一模一樣,而且破吉他樂隊的吉他手的小徽章也從胡亮的手上傳到了希希手上,,學(xué)校的鳥瞰圖也是一把大吉他,,預(yù)示著大吉他雕塑以另一種方式保存了下來,人們的搖滾信仰也會一直傳承下去,。
配樂對于電影的成功而言至關(guān)重要,,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配樂能夠渲染主題,、豐滿人物,、推進情節(jié)等等,音畫的完美配合能夠呈現(xiàn)出令人震撼的視聽盛宴,,有時配樂甚至超脫于畫面成為電影一個獨特的表達元素,,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短┨鼓峥颂枴返闹黝}曲“Myheart will go on”自影片上映以來一直為人們廣泛傳唱,,每當歌聲響起,蘿絲和杰克在船頭相擁的畫面就會浮現(xiàn),這首歌代表了凄美的愛情,、永恒的真愛,,也成為該電影的經(jīng)典標簽,。又如電影《何以笙簫默》的主題曲《默》,、“You are my sunshine”為廣大聽眾喜愛,人們甚至不知道這兩首歌的出處,,但歌曲傳達出的情感足以引起每位聽眾的共鳴,。
電影的配樂一般有三種來源形式:經(jīng)典歌曲、據(jù)影創(chuàng)作,、主題曲弱化等,,每一種形式的音樂只要適合電影本身都會達到與畫面相得益彰的效果。[3] 該部電影有多首配樂,,其中《都選C》《塑料袋》《不再猶豫》最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前兩首是為影片量身定做的歌曲,由趙英俊作詞作曲,,大鵬和喬杉演唱,,歌曲的創(chuàng)作本身就充滿勵志的感覺。第三首歌是經(jīng)典搖滾樂隊Beyond的金曲,,安排在片尾高潮處,,將觀眾自然而然帶入搖滾的世界。
《塑料袋》是一首情感細膩的搖滾歌曲,,歌名“塑料袋”奠定了歌詞的主題,,作者將劇里面的人物比作不起眼的塑料袋,但有一顆向往未來,,勇敢飛翔的心,。第一個循環(huán)的副歌部分由簡單的琴聲和吉他帶入,與劇中角色小人物們平淡無奇的身份和生活相符,,“現(xiàn)在我還不想化作塵埃,,因為我的故鄉(xiāng)叫作未來”,“沒什么事情會為我更改,,也要擺好飛翔的姿態(tài)”,,表現(xiàn)了劇中小人物們在無聊的生活中自我掙扎而又不甘愿放棄夢想的生活狀態(tài),時刻準備著為夢想而奮斗,。
劇中岳云鵬扮演了一位鋼琴老師,,被妻子嘲笑是不務(wù)正業(yè),掙不到錢的窩囊男人,,但他總是找機會偷偷教同樣喜歡鋼琴的女兒彈奏電子琴,,冒著被身為跆拳道黑帶的妻子“家暴”的危險。該首曲子第二遍循環(huán)的副歌部分,節(jié)奏加強,,“你們別妄想將我掩埋,,總會有陣狂風(fēng)帶我離開”,預(yù)示著影片后來小人物們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實現(xiàn)了每個人的搖滾夢,。叛逆氣息貫穿著《都選C》這首歌的始終,仿佛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倔強地堅持著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彰顯出劇里面的人物們?yōu)榱藞猿肿约旱膲粝肱c一切勇敢對抗的執(zhí)著,。
“你問我長大了以后搞科研還是開飛機,你問我成功的定義是錦旗還是老中醫(yī),,我說我只想做個快樂的自己”,,這兩句話講的是喜歡鋼琴卻被媽媽極力反對的小學(xué)生希希和曾為搖滾歌手現(xiàn)為老中醫(yī)的吉他手楊雙樹,兩個人一老一少,,都不曾將夢想真正地掩埋起來,,蓄勢待發(fā),用“背著家人”的方式告訴每一個人,,“快樂的自己”與現(xiàn)實并不相悖,。“為夢想灼傷了自己,,也不要平庸地喘息”,,這句對應(yīng)的是劇中最能折騰的小人物——胡亮,他不計成本不辭勞苦地為組建樂隊,、為保住大吉他,,詮釋著夢想沒有卑微與偉大之分。 “我要的并不在這里,,你給的答案沒意義”,,這句話的味道很像“生活在別處”,劇中樂隊成員們所擁有的都是“別人”的期望但并不是他們自己想要的,,于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勇敢地打破藩籬,沖破囹圄,,追求真正的答案,。
該影片第三首歌是中國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專輯《猶豫》中的《不再猶豫》,Beyond樂隊早已解散,,但他們的歌曲一直以來熱度不減,,為代代人傳唱不衰,尤其近年來各種音樂節(jié)目中歌手們重唱經(jīng)典,,使這些經(jīng)典曲目再次活躍于各大銀幕,。大鵬巧妙地利用經(jīng)典的感染力,,在影片的最后,萬人合唱《不再猶豫》,,更是請到了Beyond樂隊的黃貫中和葉世榮,,引發(fā)各個年齡段觀影群眾的共鳴,致敬經(jīng)典,,致敬搖滾,。這也體現(xiàn)出劇中小人物熱愛搖滾、渴望搖滾的心,,與殿堂級樂隊的Beyond成員們沒有分別,。“無聊望見了猶豫,,達到理想不太易”,任你站在萬眾矚目的高點,,也都會有奮斗的血淚史,,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拔矣形倚牡坠适?,親手寫上得失樂與悲與夢想,縱有悲傷不退避,,夢想有日達成”,,這首歌的歌詞十分符合劇中小人物的為了夢想刻畫的奮斗歷程,他們沒站在燈光璀璨的舞臺上,,但卻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心底的搖滾夢,。
角色的成功塑造對于一部電影來說舉足輕重,對于主題的表現(xiàn)也十分重要,。通常一部電影志在塑造一到兩位有血有肉的主角人物,,另外的角色大多是為表現(xiàn)主角光環(huán)和主旨特色而服務(wù)的。該部影片則打破這個一貫的傳統(tǒng),,塑造多個小人物,,他們每個人的個性沒有特別鮮明獨到,但他們都奔著一個共同的夢想——搖滾,,并為之努力抗爭奮斗,。一個個的小人物雖不起眼,但他們的夢想聚集在一起就足以令人震撼,,足以復(fù)興小城集安的搖滾音樂,。
該劇共設(shè)有7個小人物,5個樂隊成員,,1位經(jīng)紀人,,一位舞臺幕后工作者,,簡簡單單的七個人陰差陽錯走到一起,為搖滾夢而齊頭并進,。劇中大鵬出演失敗的經(jīng)紀人程宮,,程宮是一個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他起初為了給自己的樂隊重新包裝出道而答應(yīng)了胡亮組建樂隊,,條件是胡亮在50萬邀請費的基礎(chǔ)上增加10萬薪酬,,此時的程宮完全是為錢而工作,但在縫紉機樂隊初次演出,,而胡亮的歌曲又創(chuàng)作未完成時,,他行云流水地寫出了自己當年大學(xué)時組建樂隊寫的一首歌《都選C》,程宮心中的搖滾夢再一次被漸漸喚醒,,即使他已經(jīng)彈不了吉他,,以至于在后來建國的父親用金錢利誘他取消演出,拆毀大吉他時,,他經(jīng)過了一番內(nèi)心斗爭之后還是選了與樂隊一起在破損的大吉他下面舉行一場搖滾盛宴,。
其實真實的生活中,大鵬在高中時就組建過樂隊,,此外,,劇中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正是大鵬現(xiàn)實中的家鄉(xiāng)——集安,一個相對閉塞的小鎮(zhèn),,卻阻擋不了喜歡搖滾的人們對搖滾音樂的渴望,,這一次的電影也是大鵬對自己搖滾夢的再次詮釋,現(xiàn)實中“縫紉機樂隊”為電影《悟空傳》演唱了同名主題曲并拍攝MV,,成為了一只真正的搖滾樂隊,,大鵬也因此圓夢。
喬杉在電視劇里扮演胡亮,,一個貫穿影片始終的線索人物,。胡亮來自集安,從小就受到“破吉他樂隊”的感染,,立志要將小鎮(zhèn)集安的搖滾音樂傳承下去,,捍衛(wèi)雕塑“大吉他”。他無所畏懼,,甚至是一個智商情商都有點略低的普通修車工,,在劇中笑料不斷,但是為了夢想他可以不顧一切代價,。首先他花重金請來經(jīng)紀人程宮,,并答應(yīng)程宮提出的一切條件。劇中有三處令人印象深刻,,第一個場景,,由于程宮說自己不想和胡亮“同床共枕”,,于是胡亮就說自己住到車里,把自己的房子讓給了自己請來的程宮,,還笑嘻嘻地說著自己沒事,,其實他是去加班掙錢。
第二個情節(jié)是為了支付經(jīng)紀人程宮組建樂隊的薪酬,,他白天修車,,晚上去工地冒雨開挖掘機掙錢,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一刻也不敢松懈,。第三個場景是程宮把睡在車里的胡亮叫醒,,并罵他:每天都睡不醒。小人物的生活總有太多的無可奈何,,但夢想是一盞照亮黑暗的燈,,犧牲一切也要讓夢想的燈長明。在胡亮的心中,,大吉他是一種精神支柱,,是要誓死捍衛(wèi)的搖滾之魂。所以,,在得知大吉他被破壞時,他真的不計生死的擋在了拆遷隊面前,,那一刻,,胡亮的夢好像塌了。胡亮這個角色淋漓盡致地演繹出為夢想傾盡所有的小人物,,值得敬佩,。
樂隊中的鼓手炸藥是一個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一切勇敢去追的一位年輕人。炸藥在一次紋身時遇見了紋身師麗麗,,對麗麗一見鐘情,,但是還沒來得及告白麗麗就離開了,但他得到一個信息——心上人是集安人,,于是他背井離鄉(xiāng),,放棄一切來到集安尋找麗麗,并希望自己能夠站在舞臺最顯眼的地方讓麗麗看到自己,。他的夢想很簡單,,就是一邊打鼓,一邊找麗麗,,他不怕流浪,,無所畏懼。影片的最后發(fā)現(xiàn),,原來他苦苦覓而不得的麗麗就是天天給自己捶腿的徒弟的女兒,,這個地方的處理主要是為了延伸喜劇效果,,但炸藥勇敢追尋愛情的精神的確難能可貴。
通過對電影《縫紉機樂隊》的情節(jié),、配樂,、人物的一系列探討,不難發(fā)現(xiàn)大鵬的影片風(fēng)格,,貼合實際,,從生活出發(fā)尋找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根源,影片中的每個小人物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類人的縮影,,為了生活將夢想暫時擱置,,但如同那句歌詞“總會有陣狂風(fēng)帶我離開”,影片中胡亮不惜所有代價地去組建樂隊,,保衛(wèi)大吉他,;希希和老中醫(yī)不顧家人反對勇敢加入樂隊,程宮最終回歸初心,,與樂隊成員一起實現(xiàn)自身的搖滾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水深火熱,,但他們不曾停歇追夢的腳步,,影片中傳達出的對于夢想誠惶誠恐的赤子之心使每一個平凡的我們感同身受,這也是大鵬執(zhí)導(dǎo)電影的魅力所在,。